中自科技专注于移动源污染治理领域,其2024年营收为31.5亿元

一、主要业务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环保催化剂及尾气后处理系统供应商,成立于2005年,2021年登陆科创板。公司专注于机动车、非道路机械及固定源污染治理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以及SCR系统、DPF、TWC等后处理装置,覆盖国六、欧七等全球主流排放标准。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自科技构建了“催化剂配方-载体涂层-系统集成”全产业链能力,服务潍柴、玉柴、一汽解放等国内主流主机厂,并进入康明斯、戴姆勒等国际巨头供应链。公司拥有成都、上海、天津三大研发生产基地,催化剂年产能达2000万升,柴油车SCR催化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碳捕集材料等新兴领域,推动从传统环保向“减碳+零碳”技术升级,参与制定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是中国移动源污染治理的核心技术企业。
2024年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营收及产品占比情况
 2024年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营收及产品占比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
1、催化剂核心材料与配方技术壁垒
中自科技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材料创新+工艺know-how”的深度积累上。公司自主研发的稀土-贵金属复合催化剂配方,实现国六标准下NOx转化率>95%、PM过滤效率>99%,性能比肩巴斯夫、庄信万丰等国际龙头。在涂层工艺方面,突破高精度涂覆技术(厚度偏差<±3μm),开发出抗硫中毒、耐高温老化(1000℃/100h)的特种催化剂,寿命达80万公里以上。技术延伸性强,将柴油车SCR技术迁移至船舶、工程机械等非道路领域,并开发出全球首款天然气车用低温起燃催化剂(-30℃有效工作),形成差异化技术壁垒。
2、主机厂深度绑定与快速响应机制
通过“同步开发+属地化服务”模式,公司构建了高粘性客户生态。作为潍柴、玉柴等企业的战略供应商,中自科技参与其发动机平台的前期设计,例如为潍柴WP13发动机定制化开发SCR系统,助力通过国六认证。服务网络上,在长春、柳州等汽车产业集群设立技术中心,实现2小时快速响应;建立联合实验室机制,与一汽解放共同开发重型卡车超低排放解决方案。这种深度协同使公司主机配套份额稳步提升,柴油车催化剂在重卡市场的占有率从25%增至35%,客户复购率超90%。
3、政策红利与低碳技术前瞻布局
中自科技以“排放升级+碳中和”双轮驱动打开增长空间。政策端受益于国六标准全面实施,2023年重型车催化剂需求同比增长40%;技术端布局氢燃料电池铂碳催化剂(铂载量<0.1g/kW)、碳捕集分子筛等前沿材料,其中燃料电池催化剂已通过亿华通测试,性能对标日本田中贵金属。产业链延伸上,开发船用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切入远洋船舶减排市场;与高校合作攻关CO₂催化转化技术,储备“负排放”技术能力。这种“传统业务保现金流、新兴技术拓未来”的战略,使公司在环保趋严与能源转型中持续占据先机。
2024年 数值
总营收 31.5亿元
综合毛利率 35.80%
研发投入 2.8亿元
净利率 14.30%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商务联系

超越挑战,未来可行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