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川科技深耕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其2024年营收为36.8亿元

一、主要业务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11年,2022年登陆科创板。公司专注于伺服系统、PLC、工业机器人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构建了从控制器、驱动器到执行部件的完整技术链条,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锂电、物流、包装等智能制造领域。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禾川科技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定位精度达±1脉冲,响应时间<1ms,性能对标日本松下、安川等国际巨头。公司客户覆盖宁德时代、隆基、顺丰等行业龙头,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工程,推动工业自动化自主可控进程。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推动自动化向智能化、网络化升级。
2024年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亿元)
2024年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工控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化能力
禾川科技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控制-驱动-执行”的一体化技术布局上。公司自主研发的多轴运动控制器支持Ether CAT总线,同步周期低至100μs;在伺服系统领域,突破高精度编码器技术,23位绝对值编码器分辨率达838万脉冲/转,较行业平均提升50%。技术延伸性强,将通用伺服技术迁移至光伏领域,开发出光伏组件排版机器人,定位精度±0.1mm,生产节拍提升至6秒/片。产业链协同上,关键部件(如IGBT、编码器芯片)自主化率超60%,成本较外购降低25%,并建成数字化工厂,产品良率达99.8%。
2、行业深度理解与定制化方案能力
通过“标准产品+行业专机”双轨模式,公司构建了高壁垒的客户生态。为宁德时代定制的锂电卷绕机伺服系统,张力控制精度±0.1N,适配0.5mm极片高速卷绕;在物流领域,为顺丰开发的分拣机器人伺服驱动,支持0-1000rpm瞬时启停,寿命超1000万次。服务创新上,建立“行业工艺库",存储500+种设备控制参数,客户调试时间缩短70%;设立7×24小时远程运维平台,故障诊断准确率>95%。头部客户复购率超90%,并联合制定《光伏组件智能排版设备行业标准》。
3、技术前瞻与智能制造生态布局
禾川科技以“自动化保规模、智能化拓增量”战略把握产业升级机遇。政策端,其智能伺服系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技术端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故障预警准确率90%。产学研合作方面,与浙江大学共建“智能驱动联合实验室”,攻关AI自适应控制算法;国际化上,通过CE、UL认证,产品进入欧洲光伏设备供应链,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5%。
2024年 数值
总营收 36.8亿元
综合毛利率 44.80%
净利率 20.50%
研发投入 5.8亿元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商务联系

超越挑战,未来可行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