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业务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控股的军工央企,前身为始建于1966年的国营华强机械厂,2021年登陆科创板。公司以“特种防护+医药包装”双主业驱动,核心业务涵盖:
特种防护装备:主导产品包括军用防毒面具、防护服、空气净化装置等核生化(NBC)防护系统,覆盖单兵防护、集体防护及机动平台防护全场景,列装陆军、火箭军等部队;
药用包装材料:开发医用丁基胶塞、多层共挤膜、预灌封注射器等高端包材,服务国药集团、科兴生物等疫苗企业,新冠疫苗胶塞市占率超40%;
特种橡胶制品:特种密封件、减震元件应用于航天、高铁等高端装备。公司构建了“军工技术民用化、医药材料军工标准”的产业闭环,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主导制定16项国军标(GJB)及医药行业标准,成为国防安全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隐形冠军”。
2024年上半年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军工准入壁垒与国家级任务承接能力
华强科技的核心护城河源于“军工四证齐全+国家任务绑定”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全军核生化防护装备的唯一定点研制单位,公司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质等全套军工资质,深度参与新一代单兵防护系统、舰艇集体防护系统等重大专项。其技术能力体现为:
极端环境防护:开发超低阻过滤材料(呼吸阻力<100Pa)、智能自适应供氧系统,满足高原、深海等特殊战场需求;
核生化侦消一体:集成毒剂检测与自消杀功能,实现“侦-防-消”全流程闭环;
国家储备责任:承担中央应急物资储备(防护服200万套/年),战时动员产能保障能力获国家认证。这种“国家队”身份形成天然壁垒,近十年核心装备列装覆盖率100%。
二、材料技术跨域复用与标准定义权
依托“高分子材料-精密成型-功能设计”技术平台,公司实现军工与医药场景的协同创新。将军用防护的丁基橡胶硫化技术迁移至药用胶塞领域,突破疫苗封装无析出、零吸附瓶颈,新冠疫苗胶塞通过FDA认证;将核防护的多层复合膜技术转化为医药包装,开发五层共挤膜替代进口产品。同步主导标准制定:
军工标准:牵头修订《防毒面具通用规范》(GJB)等11项标准;
医药标准:参与《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等5项国标,将“军工级洁净管控”植入医药生产体系。技术复用使公司成为极少数同时满足GJB与GMP双体系认证的企业。
三、军民融合产能与应急响应体系
构建“平战结合、军民互哺”的柔性生态:
军工产能民用转化:宜昌基地建成亚洲最大丁基胶塞产线(80亿只/年),军用防护服产线转产医用防护服支援抗疫,3天实现日产能30万套;
医药技术反哺军工:预灌封注射器技术升级为单兵急救自注射装置,纳米涂层技术提升防毒面具阻菌率至99.99%;
国家级应急网络:纳入中央物资储备体系,建立72小时紧急动员机制(如2020年10天交付千万支疫苗胶塞)。该模式实现“战时保军、急时援疫、平时惠民”的社会化大协同。
2024年上半年
|
数值
|
总营收
|
2.40亿元
|
归母净利润
|
0.2664亿元
|
毛利率
|
21.08%
|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