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摘要
- 报告目录
-
自动化烧录机的定义与主要应用领域介绍
自动化烧录机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芯片程序或数据烧录的设备,相较于传统手动烧录,它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错误率,主要应用领域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能够大幅提高电子产品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行业发展历程
自动化烧录机是烧录机的一种。在芯片烧录技术发展的早期,人工烧录是主流方式。这种方法在当时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芯片编程需求,但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度和生产规模的增加,其局限性逐渐显现。人工烧录的主要问题是效率低,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容易导致芯片损坏。为解决人工烧录的弊端,1996年JTAG协议的标准化为ISP(In-System Programming,即在系统编程)技术奠定了基础。这种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芯片烧录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ISP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烧录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得烧录过程更加灵活和便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SP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随着USB设备的普及,DFU(Device Firmware Upgrade)烧录技术应运而生。DFU烧录技术的出现,进一步简化了烧录流程。它允许用户通过USB接口直接对芯片进行编程,无需复杂的硬件连接和配置。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芯片烧录的需求急剧增加,促使自动化烧录系统的技术不断革新。工业4.0 和半导体技术进步推动烧录机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升级,自动化烧录机通过并行处理和高速编程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烧录效率。
行业发展现状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中,“烧录”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将程序或数据精准写入芯片、存储器等设备。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高效、可靠的烧录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需求,自动化烧录机应运而生。自动化烧录机的出现,无需依靠人工来实施操作,可以节约企业人力资源,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且安全性高,能够节约大量的损耗成本。目前,全球自动化烧录机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深圳市昂科技术有限公司、Data I/O Corporation、BPM Microsystems、深圳市浦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西尔特电子有限公司、Hi-Lo Systems等等。
行业发展趋势
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近几年,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下游应用领域的高速成长,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电子制造领域,烧录工艺是确保产品功能完整性的关键步骤。自动化烧录机能够快速、精准地完成芯片与PCBA的烧录工作。与传统的手动烧录相比,自动化烧录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风险。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芯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自动化烧录机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根据研究和采访,2024年全球和中国年芯片烧录需求分别达到约1000和352亿颗,未来五年市场预计以年平均增长率5-6%发展扩大。其中自动化烧录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预估2025年能达到整体市场的66%的份额。
图 全球和中国年芯片烧录需求(亿颗)
来源:贝哲斯咨询,公司访谈
图 芯片烧录市场自动化烧录占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从发展趋势来看,为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自动化烧录机的烧录工位数量不断增加。如昂科技术的ips5800s自动化烧录机最高可搭载8台ap8000烧录核心,系统最多可扩充至64个或128个烧录工位,极大地提升了产能利用率。同时,随着芯片封装尺寸的不断缩小,对烧录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烧录机不断加强高精度的取放系统和定位装置研究,在实现高速、高效的同时,兼顾取放精度效果,可支持各种极小尺寸封装的烧录。在智能化方面,AI技术也为自动化烧录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芯片烧录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这不仅可以提高烧录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烧录成本。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芯片的类型、封装形式和烧录要求,自动优化烧录参数,如烧录速度、电压、电流等。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化烧录机可以不断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烧录效果,提高烧录成功率和产品质量。
-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场,行业背景、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等
第2章:全球总体规模(产能、产量、销量、需求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19-2030年)
第3章:全球范围内全自动芯片烧录机主要厂商竞争分析,主要包括全自动芯片烧录机产能、销量、收入、市场份额、价格、产地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4章:全球全自动芯片烧录机主要地区分析,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
第5章:全球全自动芯片烧录机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全自动芯片烧录机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全自动芯片烧录机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全自动芯片烧录机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销售渠道分析等
第9章:行业动态、增长驱动因素、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行业政策等
第10章:报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