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4%。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0%。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1%,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7.2%。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3亿元,同比增长6.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5.9亿元,增长6.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4亿元,增长6.7%。
价格指数保持平稳。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五升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7.4%、3.0%、2.5%、0.6%、0.2%,医疗保健、食品烟酒、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2%、1.0%、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6%,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传统服务业平稳增长,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6.9%、6.5%。现代服务业保持增长,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3%,10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九正一负”,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9.5%、19.7%、14.1%。
一季度,抚顺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5.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8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比重为3.0:40.3:56.7。
一季度,抚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0亿元,同比增长8.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4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亿元,增长7.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50.5亿元,增长8.2%;餐饮收入7.5亿元,增长12.2%。
一季度,抚顺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0%。其中,建设项目增长2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1%。从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7.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7.2%。
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763.5亿元,比上年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6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十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0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65.43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52.48亿元,增长6.1%。
一季度,十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0亿元,同比增长6.6%。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9.3%,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7.2%,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8.5%。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较旺,限上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0%、17.2%、12.4%、6.9%。
一季度,湖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19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上年全年、上年同期增速2.2个、0.8个百分点。3月,社零额增长7.4%,比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在23个限上商品零售类别中,21个类别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1.3%。
一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5.1%;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增长2.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分产业看,全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2.0%;第二产业增长83.3%;第三产业增长10.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5∶5.2∶92.3调整为1.5∶8.3∶90.2,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调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调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调2.1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5亿元,同比增长63.1%,高于上年同期54.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02亿元,下降8.0%;非税收入完成18.53亿元,增长25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1.47亿元,增长15.7%。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73.1%、132.8%、18.7%、14.1%、11.2%。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3亿元,增长3.8%,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提升4个名次。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48.07亿元,增长4.4%;乡村15.76亿元,增长2.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73亿元,增长5.9%;商品零售56.10亿元,增长3.6%。以旧换新政策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37.3%、42.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年四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央企地方同步发力,中央企业增长7.0%,地方工业增长17.7%。主导产业拉动提高,原油产量314.72万吨,增长7.1%,天然气产量3.2亿方,增长88.8%,推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11.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8.8个百分点。正宁电厂引领发电产业高位运行,全市6户重点发电企业发电量增长105.8%,电力生产行业增加值增长143.1%。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3%,比1-2月提高4.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0%。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8.8%;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3.9%。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8.58亿元,增长5.9%。一季度,全州完成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85亿元,同比增长5.1%。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8.99亿元,同比增长5.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30.3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1亿元,增长4.2%。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21:50.34:44.45,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占比提高0.07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下降1.47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宜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31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87.8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407.90亿元,增长4.5%。初步统计,一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0.55万吨,同比增长2.1%;茶叶产量2.20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17.53万吨,增长3.0%。
一季度,湖北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369.95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5.9%、5.0%、4.0%。服务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54.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